花花纸邮票钱币网

 找回密码
 现在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邮票 钱币 银元
查看: 799|回复: 0
收起左侧

渣打:中国股市需关注政策风险 建议选择港股而非A股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2040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发表于 2013-6-28 14:33: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现在注册

x
       6月27日,渣打中国财富管理部报告对未来十二个月的投资策略进行了修改,删去了亚洲本币债,但仍认为全球股票是最青睐的资产类别。对于中国股市,渣打中国个人银行首席投资策略总监沈俊凡提醒须关注政策风险,并建议选择港股而非A股。  沈俊凡指出,2013年会是迈向更广泛的经济增长和更少尾部风险的“过渡之年”。不过该过程将由发达市场主导,发展中市场将相对落后。

  渣打的投资建议是,低配股票的投资者应当可考虑在一定时限内加仓。全球的债市则投资价值寥寥,建议维持12个月低配,并不再看好亚洲本币债。此外,商品也被调降至12个月低配,并维持低配黄金。
  相对于发展中市场市场股票,渣打强烈看好发达市场股票,尤其是偏好回报率高、现金流充足的美国科技股板块,并且建议在全球股市投资时也选择高科技及上下游的相关类别,如港股的富士康。
  相对于美欧股市的超配建议,渣打仅对中国股市做出标配的意见,这是考虑到的是政策方面的不确定性。“估值下降空间有限但要持续上涨则需要更多催化剂,筑底反弹的空间较大。中国经济数据比预想的更为疲弱,须提防政策风险和对于国企改革的关注。”沈俊凡表示。
  他认为,10月政治会议前中国改革的不确定性较大。改革可能会影响到国企主导的MSCI指数表现,而银行、能源、电信板块或最受改革影响。但更长期来看,改革是利好因素。
  此外沈俊凡建议投资者通过香港股市投资中国大陆。他预计6个月内港股将在11750至8400之间横盘整理,短期趋势向下。他认为,目前港股估值便宜,但在数据改善前不大可能出现大范围的估值重置,偏好受益于十二五计划的板块,如基建、消费、能源改革等等。
  中国A股并不在渣打的全球配置策略范围之内。对于投资者关注的IPO重启,沈俊凡认为是心理上的冲击多于对市场的实质影响,投资者应该保持冷静,看到真正的价值,不要过于恐慌。
  ——————————
  分歧:抄底还是不抄?港股V形反弹800点戛然而
  “李克强经济学”,一个投行业内的新名词,其核心内容归结起来就是“不放水、去杠杆化和结构性改革”。中国银行业首当其冲,表外业务收缩,边际利润下滑,息差趋紧,多名智库预言小型城商行或面临倒闭,股市前景堪忧。
  人民银行表态会合理调节流动性,维护货币市场稳定。言论一出,资本市场惊现V形反弹,香港股市2个交易日内一度反弹逾800点,有券商呼吁“抄底内银”,亦有投行预言中资行盈利增速将回落至10%以下,少数资产错配严重的城商行最快会在一年内倒闭。
  海通国际首席经济学家胡一帆接受本报专访时认为:“中国银行业分为三大梯队,国有五大行监管完善,表外融资规模可控;城商行股权混乱,产品结构单一,少数非上市银行的违约风险最大。村镇银行专注于实体企业贷款,渐渐成为了区域金融的稳定器。”
  巴克莱亚洲首席经济学家黄益平6月27日撰写报告称,金融去杠杆化使得中国经济和资产价格面临下行风险,未来3年内GDP增速或出现阶段性“硬着陆”(季度环比降幅达到3%),资产质量较差的小型金融机构将在未来1年内倒闭。
  内银股短暂反弹后就遭获利回吐。6月26日,工商银行建设银行民生银行呈“报复式”反弹,升幅超过6%。不到24小时,中资金融股再次转升为跌,分析料可能出现“二次探底”。
  抄底股市内银不宜
  港股5个交易日狂泻1800点,多只内银股技术上出现超卖。人民银行于6月25日未有重启逆回购操作向市场投放流动性,当天再次强调金融机构的实际流动性充足,并表示已向符合宏观审慎要求的金融机构注入流动性。工行董事长姜建清也表态,愿意在市场波动时,发挥自身流动性充足的优势,稳定市场。
  投资者闻风入市抄底。6月26日单日,120亿港元直接流入内银股和相关认购证,大量补仓盘刺激港股出现V形反弹,飙升482点,重上2万关口。6月27日开市,资金继续流入中资金融股,工、农、中、建四大行一度再升3%,港股累计反弹逾800点。午后,建行、民生等内银倒跌,恒指升幅缩小至100点。
  券商呼吁,抄底时机已到。瑞信表示,市场过度解读内地拆息危机,大跌已反映利空。人行、证监会和几大行共同释放维稳信号,已释除市场疑虑,恒指7月或大幅反弹。
  交银国际董事总经理洪灏认为,所谓流动性紧张无非是阶段性的资产错配,近4000亿央票将陆续在7月到期,短期流动性危机很快就会得到缓解,市场无需过分解读。因此,市场将出现交易性反弹,投机者应趁低入市,但须警惕“二次探底”的风险。
  “人行对于流动性的管理缺乏透明度,商业银行不清楚政策调控的时间点,市场缺乏承受力,导致大起大落。同业利率飙升只是短期表象,资金在银行同业市场不断虚拟循环,无法传导至实体企业,内地经济已经到了比较危急的边缘。”胡一帆表示,中国内地银行业已经告别了利润“高歌猛进”的时代。
  评级机构标准普尔分析,流动性管理激进的银行盈利将受到冲击。信贷规模收紧,导致隐藏的资产质量问题浮出水面,信贷损失将上升;预计到今年底,中国银行业不良贷款率将升至3%,约等于官方公开的3倍。
  流动性盛宴终结
  所谓“去杠杆化”,简单来说就是货币总量的下降。银行同业拆借利率(SHIBOR)高企,最终会转嫁给融资企业,迫使借款人知难而退。另一方面,流动性偏紧会降低银行向外借贷的积极性,信贷增长由此减速。
  “中国正经历一次‘房地产+信贷’的泡沫。”在独立经济学家谢国忠看来,人行默许短期利率上涨,是希望逼迫银行改变从理财产品期限错配中获利的模式,去杠杆化一定会造成股市和楼市的损失。
  民生银行副行长赵品璋近日披露,全行非标资产总额为120亿元,将在7月20日前全部清零。市场预期,中小型银行会主动收紧理财产品等中间业务。
  “清理表外融资对某些城商行来说,就等于断了他们的财路。”胡一帆近期前往多个二、三线城市调研,她说:“大量资金透过表外融资投资于房地产信托等高收益产品。至于贷款业务,大型国企以平均6%的借款利率获得融资,再以8%-10%的利息放给中型企业,中型企业再加上4%-5%的溢价贷给小微企业。钱都在虚拟经济里打转,已上升为金融系统性风险。”
  她预期,商业银行依靠息差赚取利润的模式无法持续,随着存贷规模效应退却,中国银行业的利润增速将从平均30%-40%降至10%以下,其中股权混乱的非上市城商行或无法调整资产错配,违约潮会始于房地产信托产品.
  黄益平强调,人行只会在必要时在公开市场提供短期流动性支持,银行去杠杆化是为大规模利率市场化改革打下基础;少数资产质量较差的弱小银行将在未来一年内倒闭。(21世纪经济报道)
专业的邮币卡交流交易平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现在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本站规则|联系|小黑屋|花花纸邮币卡网 ( 苏ICP备19047458号-1 )

GMT+8, 2025-8-23 03:33 , Processed in 1.092602 second(s), 20 queries .

版权所有 @ 南京阿库鲁鲁科技有限公司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苏公网安备32011102010046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