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很多集邮者都不知道如何集邮,对集邮的概念和定义很模糊,认为只要是购买
邮票就是集邮,邮识邮学极度欠缺,更不要遑论如何组集参展了。
中国究竟有多少集邮者,从来没有过确凿无误的统计数字。但是,毋庸置疑的是,这中间有多少最终能够成长为组集参展的资深集邮者恐怕不到百分之一,这也是为什么国际邮展中,中国集邮者整体层次不高,获奖比例偏少的原因。
当前,集邮者普遍缺乏“大集邮”的理念,集邮
收藏的范围较窄,研究和认识面不全,制约了集邮活动的深入开展。突出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是只收集邮票,不收集封片。很多集邮者集邮中只注意收集邮票,非常重视对邮票的收藏和购买,甚至是不惜花费重金购买珍贵邮票。对于同样重要的封片却不是很重视,更不太在意珍贵封片的收集。殊不知,玩票不玩封,十年一场空,很多宝贵的实寄封就这样在不经意间流失了。
二是只收集大陆邮票,不收集大中华邮票。主要是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邮票格外上心,不管新票、信销票都费心费力都力求收集齐全。对台湾、香港、澳门等地的“大中华”系列邮票却不“感冒”,甚至是不闻不问,观念上存在以偏概全的错误认识。
三是只收集新票,不收集信销票。近年来,投资热高烧不退,明显地影响到集邮活动中来。很多集邮者特别注重新票的收集、购买,作为投资保值的手段。对于内涵丰富,具有邮史资料价值,最应该收集的信销票弃之不顾,导致信销票收藏研究队伍萎靡,成为困扰集邮活动的“瓶颈”问题。
四是只收集中国,不收集世界各国。集邮,集邮,就是广泛收集研究,方能体现乐趣。时下很多集邮者穷其一生,只是收集中国邮票,对大量题材丰富、印刷精美、工艺上乘的外国邮票很少涉足,集邮的真谛和乐趣无法体味。
五是只收集邮票,不研究参展。很多集邮者似乎只满足收藏邮品,痴迷于邮票、实寄封、首日封、邮资封片等邮品的收藏,看似均有涉足,小有所成,也称得上资深集邮者,却很少考虑到组集参展,或是怕麻烦的心理影响,让很多珍贵的藏品养在深闺人未识。
六是自娱自乐,不著文立说。这是中国绝大多数集邮者最真实的写照,几乎很多集邮者都是出于自娱自乐的目的集邮收藏。但是,真正将自己的研究收藏成果公诸于世,著文立说,常年为集邮活动鼓与呼的人却实属凤毛麟角。导致集邮活动缺乏理论支持,缺乏名家大家的说教讲解,客观上制约了集邮活动向更深层次的发展。
因此,集邮者应该培养和树立“大集邮”的理念,形成兼容并蓄、海纳百川的气魄和胸怀,重视基础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注意各种邮品的收集和整理。同时,根据个人的财力能力、兴趣爱好,适时开展专题集邮,对世界各国邮品不分彼此、不分亲疏,根据需要取舍,丰富自己的藏品,满足精神文化需求的同时,实现邮品的保值升值。
最后,大力提倡经过多年集邮活动中历练的集邮者,积极进行邮文的撰写和交流,力戒固步自封和同行相轻,不怕水平差,不怕观点错,就怕不行动,最终实现个人精神愉悦和藏品丰富增长的良性循环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