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现在注册
x
纪念戳不妨多一把 每到新邮发行首日,邮友之间制作和互寄首日实寄封成了必不可少的乐趣,加盖纪念戳则是重头戏。 目前的新邮发行中,各个省会城市、较大的地级市邮政管理部门都会专门刻制纪念戳供广大邮迷加盖使用,材质以原子章为主,少量橡皮章,重大题材还会刻制钢戳。 问题是,一般情况下基本上只有一把纪念戳,放在每个城市的中心邮局,特别重大的题材偶尔会刻制两枚,放在两个邮局使用。 这就形成了新邮发行首日,一个城市,或者省会城市的话,毗邻各个地区的邮友群聚到纪念戳所在的中心邮局,大家都在争抢一个纪念戳加盖,每个人手中都是厚厚的一摞各种封片,导致很多人,尤其是利用间休时间赶来制作和互寄首日实寄封的上班族苦不堪言。 巨大的人流量,井喷式的业务量,也给纪念戳所在地的邮局工作人员带来了很大的压力,为了保证新邮首日寄发,尤其是过了邮资机戳补资的各种封片,纪念戳所在地邮局的工作人员不得不加班加班进行录入,或是安排足够的人力维持秩序,加开窗口,忙的连饭都顾不得吃,非常辛苦。 笔者常常是新邮当日无法“抢”到纪念戳,只好提前留出加盖纪念戳的位置,收到信函后采取事后非首日,人员空闲的时候补盖纪念戳,不过经常遇到纪念戳不在,或是找不到,只能望戳兴叹。 那么,为什么不能多刻制几把纪念戳呢?按照城市区域划分,分别放置在不同的邮局,供广大邮友加盖,岂不更好。或者说纪念戳的成本高吗?邮局掏不起这个钱吗? 其实,纪念戳的成本并不高,一次性刻制五枚左右,按照东南西北中进行调配,完全可以满足邮友加盖需要。可以通过不同邮局放置纪念戳,合理错开邮友,科学调配业务量,避免一个邮局“撑死”,其余邮局“饿死”的尴尬。如以西安为例,可以按照东南西北中,分别对应金华路邮局、小寨邮局、土门邮局、北关邮局、钟楼邮局各放置一把纪念戳,科学合理调配。 最关键的是,一个城市放置五把纪念戳,可以最大限度的宣传和普及邮识,至少让五个邮局前来购买新邮的普通 集邮者们通过加盖纪念戳,制作首日实寄封等形式,接触和加深对新邮的理解和认识,培养和巩固集邮兴趣,最大限度消耗新邮,提振集邮氛围,形成浓厚的集邮环境。 邮政部门多刻制几把纪念戳,不是不能,更不是不行,而是愿不愿意刻制,想不想刻制,有没有一种怕麻烦不怕麻烦的心理。如果是怕麻烦,或是本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态,刻制一把放在中心邮局应付邮友,那样再多的呼吁都是空谈。 最后,还是希望邮政部门能虚心听取集邮者的意见和建议,多刻制几把纪念戳,为振兴集邮活动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和便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