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现在注册
x
1998年10月,我奉调国家邮政局邮资票品司任职。过去对生肖邮票不太关注的我,此时必须面对这一纠结的难题。为什么纠结?生肖,是一个既可高雅,又能随俗的文化,雅的可以直入高堂,俗的可以土的掉渣。每一个生肖属相,在每一个中国人心里,解读迥异,必然形成对图案千姿百态的期待。用一盘菜对应难调的众口,这就是一个邮票发行部门负责人的纠结! 是年,正值干支戊寅,属虎。即便是王虎鸣设计的《戊寅年》虎票,发行之后,也波澜不惊。更令人震惊的,是历来被看好的生肖邮票,一套接一套坠入到低面值行列之中!第二轮生肖邮票起始于1992年,应于2003年收官。其间,经历了1996—1997年市场的大起大落。诚然,市场的大环境是拖累生肖邮票的原因之一,但更深层次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第一轮燃起的生肖热情到第二轮竟几乎被浇灭?如何才能重新拾起老百姓对生肖邮票的兴趣?这些课题犹如一道看不见的围墙,横在邮资票品司的面前。怎么突破?靠什么突破?留给邮资票品司的时间仅有4年。 2000年,邮资票品司正式启动了第三轮生肖邮票的调研与发行准备工作。这样一个浩大的工程,从哪儿下手?先投石问路吧,征求专业邮票收藏群体——集邮爱好者的意见,恐怕这是取得真知灼见的捷径。邮资票品司经研究之后,就在集邮者关注的集邮报刊上,投下了一颗石子。2001年4月,经过几个月的征集,一大批意见和建议汇总到了邮资票品司发行处。 从这些带着炽热情感的一封封来信中,我们扑捉到了集邮者对第二轮生肖邮票不太热衷的蛛丝马迹。一部分集邮者流露了对第一轮生肖每套只发行一枚的留恋。由于第二轮生肖正值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正向纵深发展时期,邮票面值连续几次的上调,也使两枚(一枚常用面值,一枚高面值)一套生肖的整版邮票,令并不富裕的集藏大众望而生畏,相当一批集邮者放弃了购买整版生肖邮票的打算,转而订购单套或四方联,这就使得以不变应万变的邮票发行量,悄悄发生了变化,供求的平衡,被供大于求打破。邮票增值的“神话”一旦被打破,市场的“冬天”必然来临。 随着调研工作的深入,第三轮生肖邮票的基本方向逐步清晰。那么,第三轮生肖是否还是按老章程约稿?是否还是广撒网、撞大运呢?我想,应该听听专家的意见。我想到了一个人,一个真正的邮票设计大家:邵柏林。邵柏林先生自幼喜欢美术,1953年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师从张仃、张光宇等著名艺术家。毕业后,专门从事邮票设计工作。《庚申年》、《西周青铜器》、《齐白石作品选》、《故宫博物院60 周年》等一批邮票精品都出自邵柏林之手。1985年,被原邮电部任命为邮票发行局总设计师。在他任职的几年里,中国邮票的总体艺术水平有了质的飞跃。邵柏林先生退休之后,一方面整理文稿,一方面关注我国邮票的设计质量,跟踪世界各国邮票的设计走向。可以说,邮票已经融进了他的血液,邮票已经成为他生命中的一部分。 没有寒暄,免去客套,直入主题。令我惊讶的是,生肖邮票的话题一打开,邵先生对新一轮生肖邮票的设计思路似乎已了然在胸。他提出,生肖文化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在世界各国纷纷发行生肖邮票之时,来自生肖文化祖籍的中国生肖邮票,其设计要求应该更严,水平应该更高。要设计出高水平的作品,必须有高水平的设计家来参与。只有顶尖的设计家,才能拿出顶尖的邮票设计稿。 说干就干。几天后,邵柏林提出了一个当代优秀平面设计家的名单,其中,世界妇女大会和申奥标志的设计者陈绍华、著名平面设计家吕胜中等赫然在列。邵柏林建议,成立一个专家组,由德高望重的美术家、优秀平面设计家、票品司及印制局的相关人员等组成,共同研究、把关、推进。无疑,这是保证第三轮生肖邮票能出彩的好主意,也是突破围墙的上上策。但是,这些专家、大腕,人人都是“忙”家,他们能为一枚小小的邮票赶场吗?我不禁捏把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