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花纸邮票钱币网

 找回密码
 现在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邮票 钱币 银元
查看: 1510|回复: 0
收起左侧

[行情资讯] 大龙”与“小龙”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1418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发表于 2017-5-5 17:04: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现在注册

x
“大龙”与“小龙”    来源:中国集邮

至迟在大龙邮票发行一年多以后,德璀琳即在考虑印刷发行新的邮票了。18791218日,他致函赫德:“我想等这批邮票用完之后再印制新版邮票。有关印行新邮票的事宜我将提出我的建议。”转年117日,德璀琳向赫德提出全面扩大邮政业务的建议,其中第8条就是在伦敦定制邮票,建议面值分别为关平银123456分,12345钱,和关平银1两。当时,德璀琳踌躇满志,跃跃欲试,不想却与赫德的思路不合,“惨遭”否决,未能如愿。因此,大龙邮票“因祸得福”,一次次重印,得以在海内外风行7年。

1884年,海关上海造册处鉴于大龙邮票的印模严重磨损,不堪再用,遂向总税务司赫德提出改铸新模、发行新票的建议,很快获准。于是,造册处向海关驻伦敦办事处提出申请,订购印制新邮票所需的各项物资,并将印模的制作委托给曾经印制过黑便士邮票的英国潘京·贝根公司。1885年下半年,新票面市。因其总体格局与第一套邮票相同,故早期邮政部门称其为“第二次出印”,或“清二次票”;又因其与第一套票相比,图幅稍小,集邮界一般称其为“小龙邮票”。随着1988年国家邮政部门将第一套邮票正式命名为“大龙邮票”,“小龙邮票”实际上也成了正式名称。

“大龙”与“小龙”,原本是亲哥俩,有许多相同或相似之处。

印制及规格品种。“大龙”的印制全部在中国完成,“小龙”的印模由英国华德路公司雕制,印制、刷胶和打孔均在国内由海关上海造册处完成。图案,“小龙”与“大龙”相似,英文铭记、面值布局等与“大龙”相同。“小龙”全套也为3枚,分别为1分银(绿色)、3分银(紫红色)、5分银(黄色)。全张40枚,分左右两格。两格中间设一隔带,集邮界称之为“过桥”。“小龙”分别于1885年和1888年共印制两期。第一期由于使用旧打孔机,打出的齿孔毛糙,人称“毛齿小龙”。第二期印时打孔机已更新,齿孔光洁整齐,人称“光齿小龙”。“大龙”也有“薄纸”、“厚纸”、“光齿”、“毛齿”等名目。

印数及使用时间。据《费拉尔手稿》记载,“小龙”的印数为:1分银489120枚,3分银1020905枚,5分银424760枚,总计1934785枚。而据绵嘉义《华邮纪要》记载,“小龙”的发行量为:1分银508667枚,3分银850711枚,5分银348161枚,总数为1707539枚。无论费氏还是绵氏,所记“小龙”的印数都大大超过“大龙”。使用时间,“大龙”为7年,“小龙”的则超过10年,直至1896年大清邮政官局建立之后仍在流通。不过,1897年后使用时采用“加盖”办法,以适应币制改变与邮资调整之需。

发行日期。“小龙”与“大龙”一样没有统一规定的首发日期。18851118日,海关造册处税务司杜德维分别向北京、牛庄、天津、烟台、宜昌、汉口、九江、芜湖、镇江、上海、宁波、温州等12处海关发出通知称,与老邮票(“大龙”)有细微差别的新邮票(“小龙”)将要发售,在库存老邮票售完前不要发售新邮票。因各海关请领新票时间不一,发售时间自难一致。

使用范围。“小龙”与“大龙”大体相同。先北京、天津、牛庄(营口)、烟台、上海,后宜昌、温州、福州、杭州、汉口、九江、宁波、芜湖、淡水等地。此外,1889年至1898年间,小龙邮票曾在朝鲜的仁川和汉城使用,销票戳是朝鲜海关的圆形日戳,戳上有“汉城”和“仁川”的英文地名。


专业的邮币卡交流交易平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现在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本站规则|联系|小黑屋|花花纸邮币卡网 ( 苏ICP备19047458号-1 )

GMT+8, 2025-8-22 09:29 , Processed in 1.201855 second(s), 19 queries .

版权所有 @ 南京阿库鲁鲁科技有限公司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苏公网安备32011102010046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