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花纸邮票钱币网

 找回密码
 现在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邮票 钱币 银元
查看: 1415|回复: 1
收起左侧

[收藏知识] 新中国邮市史话(十五)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2636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发表于 2016-9-1 15:16: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现在注册

x
 二、国内集邮业务的初步恢复和中国邮票公司的开业

  1978年是中国政治舞台上发生剧烈变革的重要时期,也是集邮活动开始解冻,国内集邮业务逐步被提上议事日程的一年。1978年先后发生两件大事,对我国各行各业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一是1978年由《光明日报》发起了全国范围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大讨论,这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二是在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全会否定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极左错误路线,批判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对被文革否定的事物进行拨乱反正,正本清源,并同时作出实行全面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从此我国各项事业逐渐步入正轨,走向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

  1978年6月1日,邮电部向全国邮电系统发出了《关于恢复国内集邮业务问题的通知》之后不久,即同年7月1日,设在北京东安门大街28号的中国邮票公司国内营业部在停业长达12年后正式重张开业。它标志着新中国的集邮活动从此步入崭新的历史阶段,国内沉寂多年的邮票市场开始出现一丝光亮。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集邮者怀着劫后余生的欣喜,纷纷从地下又转入公开。然而,在新旧交替、社会转轨的初期,旧的观念尚存,新的思想还没有建立起来,集邮作为民间自发性的文化活动,只能恢复到文革前的状态。当代先进的集邮观念、集邮方式、市场意识尚未注入中国集邮的肌体之中。比如围绕集邮活动产生的经济现象;个人邮票的买卖、邮票的保值增值等,仍然被视为邮德问题受到非议。国家对邮票在市场上自由买卖仍持否定态度。某些部门经常采取围抄市场,没收邮票的办法进行惩罚。有的集邮组织严禁会员在会内买卖邮票,甚至会内交换也不提倡。这些现象与五六十年代的集邮状况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

  作为国营邮票供应主渠道,营业部经营的邮品数量较少,品种单调,文革邮票、编号邮票、外国邮票均不经营。摆在柜台里的售品以74年以后发行的新JT票为主,各20多套,还有一部分文革以前发行的老纪特票,总数不足100套,倘若全部买下用不了200元。新JT票按面值出售,老纪特票的售价略高于面值。如“牡丹”新票每套面值2.13,当时售价仅为2.37元;民间舞蹈盖销票每套才卖0.60元。购买邮票的大多是文革前的集邮者,他们仍沿用老套路,每个品种只买一套,至多买两套还是为了备一套日后作交换之用。当时集邮者普遍还没有丝毫的市场意识,认为囤积邮票是不光彩的行为,加上工资收入微薄,每买一套邮票都要盘算半天。营业厅里的营业员毫无利润压力,不少票品卖得很慢。如当时新发行的J25“全国科技大会”小全张,每枚售价0.50元,在柜台里足足摆了两年多才告售罄。

专业的邮币卡交流交易平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现在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本站规则|联系|小黑屋|花花纸邮币卡网 ( 苏ICP备19047458号-1 )

GMT+8, 2025-8-23 22:26 , Processed in 1.108176 second(s), 24 queries .

版权所有 @ 南京阿库鲁鲁科技有限公司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苏公网安备32011102010046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