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花纸邮票钱币网

 找回密码
 现在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邮票 钱币 银元
查看: 1398|回复: 1
收起左侧

[收藏知识] 新中国邮市史话(十)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2636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发表于 2016-9-1 15:11: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现在注册

x
(二)中国邮票出口公司业务的发展

  落实邮票政策,抢救、开禁一批邮票是邮票出口公司开业后的一件头等大事。在1969年11月10日邮电部军管会生产指挥部发出的(69)生五字712号“关于文化大革命以前发行的部分纪念、特种邮票可以继续发售的通知”中允许出售的107枚文化大革命以前发行的纪念、特种邮票,到了邮票出口公司开业时,北京邮票厂已经没有这107枚邮票的库存了,其他应该销毁而没有来得及销毁的邮票还有不少,因此只能在这些遭禁的邮票中重新审查并开禁。他们对一套套,一枚枚被认为是“帝王将相、才子佳人等封资修内容的,在国内外发行,造成了很不好的影响”而判过“死刑”的邮票进行分析、研究、经过各个方面慎重推敲,最后公司经研究并经北京市邮局批准,于1971年10月25日向北京市革命委员会及交通部提交了《关于邮票品种的请示》(京邮生字(71)169号)请求上级重新考虑开禁一批邮票,为了一炮能打响,首次只提出154套132枚邮票可以解禁拿出来销售。这15套邮票,除“第一届工人运动会”是纪念邮票外,其余则是“古塔”、“金鱼”、“菊花”、“唐三彩”、“熊猫”等特种邮票,在当时看来,这些邮票都是“脱离政治”的。这份报告很快得到北京市革委会的同意。

  第一批邮票开禁后,他们信心足了,胆子也大了,进而认为“文革”前的邮票绝大部分都是好的,应该开放,对外出售。在北京市革命委员会同意了第一个报告后在等待交通部批复之前,中国邮票出口公司又在第一份清单的基础上增加了几套纪念和特种邮票,提出了第二份邮票清单,共28套229种,并提出要求开放盖销票。第二份报告(京邮生字16号)于1972年1月22日上报交通部,同年2月19日交通部以“交邮国字第109号”予以批复,主要内容是:(1)目前暂不办理盖销票出口业务;(2)同意对外出售文化大革命前发行的25套(计221种)纪特邮票(附清单);(3)邮票厂每套留3000套备用外,其余全部无偿拨给中国邮票出口公司。
     这25套邮票的开禁,意味意味着邮电部军管会生产指挥部1969年11月10日通知清点销毁文革前大部分邮票决定的否定,是落实邮票政策上的一个突破。这个批复和中国邮票出口公司的成立一样,都是一批领导干部敢于坚持真理,实事求是,以大无畏的精神抵制极“左”思潮的结果。

  文革前25套邮票的开禁,使中国邮票出口公司初步摆脱了“无米之炊”的困境,在国外集邮商社和集邮团体中引起强烈反响,订购量大增。邮票出口公司以此为契机,于1972年6月29日,又向交通部邮政总局提交了《关于申请对外出售建国以来发行的邮票的报告》。为使领导部门审查方便,报告中还列出了三个清单:一、请批准出售的109套423种邮票;二、请领导考虑的27套79种邮票;三、认为不宜出售的19套59种邮票。清单中所谓“不宜出售的”19套邮票都是一些涉及苏联、东欧国家重大运动等的纪念邮票。当时中苏关系还在紧张,邮票出口公司不得不有所顾忌。所谓“请领导考虑的”则是涉及一些国际活动、国际组织的纪念邮票,担心吃不准它们的政治背景。还有象“梅兰芳舞台艺术”等邮票,能否出售,也需认真研究。

  1972年9月19日,交通部邮政总局发出《关于增加出口邮票品种问题的批复》(交邮国字693号),决定:(1)同意对外出售文化大革命前发行的61套233种纪念、特种邮票;(2)请邮票厂除每套留3000套外,其余无偿拨给中国邮票出口公司。

  这样,1972年1月开业时有7套39枚,2月有25套221枚,9月有61套233枚,经交通部邮政总局先后三次核准,中国邮票出口公司可以对外出售的邮票品种已共计达到93套493种(《中国集邮史》第430页认为是512种)。至此,文革前发行的邮票,基本上都被“解禁”了,这是中国邮票出口公司的一大功劳。

  又经过多次的积极争取,1972年11月2日交通部终于发出《关于同意出售盖销票的批复》(交邮字第2108号),批文大意是:(1)凡是批准出售的邮票都可以作成盖销票出售,价格参照1955年1月15日上报价格及库存量、国际市场价格制定;(2)盖销票的其他品种自己定。这样就突破了只卖邮票,不出售集邮品的限制,无形中为集邮品的制作和上市销售开了绿灯。同年10月15日,中国邮票出口公司在广州第32届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上,开始展销中国邮票,以后历届广交会都一直展销中国邮票。

  出售带有集邮性质的盖销票对外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外商又提出要求供应首日封等邮品。中国邮票出口公司领导认为,过去国内发行的首日封均有图案和纪念戳,是纯粹的集邮品,现在既然允许出售盖销票,就应该可以按盖销票制作首日封。于是使用国际公文信封,贴上邮票,盖上邮政日戳当作盖销票出售给外商,这就是以后被称作“文革白封”的首日封。第一套是1973年1月5日发行的编号57-62“熊猫”首日封,这种封当时是按盖销票的价格出售的,连封的成本也不收,以避免制售集邮品之嫌。此前,中国邮票出口公司还发行过编号45-48“第一届亚洲乒乓球锦标赛”邮票空白首日封。实际上,这种做法进一步突破了邮票出口公司只卖邮票,不搞集邮品的限定。当年,日本邮趣协会在收到这些白封后,觉得太单调无味,就根据邮票的主题,自行设计了相关的图案,加印在这些白封上,弥补了白封的缺陷。日本邮趣协会一共为29种中国文革白封设计加印了图案。

  1974年9月北京至东京首航时,中国邮票出口公司还与日本邮趣协会共同制作了一种首航封,封的背面印着中国邮票出口公司的英文名称和地址。1975年以后,出口公司又增加了邮票折、袋邮等集邮品种。公司从1972年起每年编印一本中英文对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票目录》。1973年起印制邮票月历,并贴上邮票实物。1975年起印发《新邮报道》。这些对外馈赠的集邮宣传品受到国外集邮爱好者的欢迎。

  在业务操作方面,中国邮票出口公司,基本上是沿用“文革”前中国集邮公司的办法,经营的品种仍估有新票、盖销票、小套票、单枚票、袋票、普通票等,出口价格也参考过去的办法,新票按面值的60%-80%,供给批发商。收款办法也和过去一样,接收我人民银行允许接收的外国货币,如英镑、法国法郎、瑞士法郎等,基本上仍采用银行托收。这些办法,是他们从档案材料中学来的。

  中国邮票出口公司成立当年,就与32个国家和地区恢复了邮票经营业务,出口邮票1000多万枚。1974年1月,中国邮票出口公司有职工48人,年收入约130多万元。

  70年代初,在极左思潮的束缚下,集邮是被划入资产阶级情趣的活动,因此,中国邮票出口公司成立时的宗旨是只卖邮票,不搞集邮。出口邮票的品种一次次经过审批,仍有一些文革前发行的纪特邮票不能解禁。在多方积极努力下,能够允许出售近百套邮票,出售盖销票等集邮品,在当时的政治气候下,已经是了不起的成绩。它不仅适应了国际上对中国集邮业务的需求,也为以后逐步开展国内集邮业务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专业的邮币卡交流交易平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现在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本站规则|联系|小黑屋|花花纸邮币卡网 ( 苏ICP备19047458号-1 )

GMT+8, 2025-8-23 22:01 , Processed in 1.139413 second(s), 24 queries .

版权所有 @ 南京阿库鲁鲁科技有限公司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苏公网安备32011102010046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