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花纸邮票钱币网

 找回密码
 现在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邮票 钱币 银元
查看: 1451|回复: 1
收起左侧

[收藏知识] 新中国邮市史话(五)下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2636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发表于 2016-8-31 11:56: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现在注册

x
造成60年代初邮票市场的逐渐衰落,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政治的、经济的,又有历史的、文化的,是诸多因素综合作用的必然结果。首先是中苏关系突然恶化,政治风几也突然逆转,苏联由“老大哥”摇身一变成了“最大的修正主义”,原先满腔热情收集的苏联邮票也由“香花”一夜之间变成了“毒草”,大多数集邮者有些不知所措,造成思想上的极大混乱,也极大地挫伤了集邮者的积极性;其次是连续三年的自然灾害,加上全力偿还苏联的贷款,造成国内经济发展水平出现倒退,人民生活水平也急剧下降,使绝大多数集邮者的集邮热情大大降低;第三是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经过《集邮》杂志关于集邮观的三次大讨论,集邮活动越来越与政治紧密联系起来,《集邮》1960年第2期发表的一幅漫画,主题就是“集邮要政治挂帅”。

  自60年代初中苏关系交恶之后,中国集邮公司陆续撤掉苏联及大多数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邮票,原来在营业大厅西侧整个一排展柜里全部都是琳琅满目的苏联邮票,现在几个插票板上只有稀稀落落的体育、动物、花卉等“中性”邮票在出售,东欧国家的邮票也撤下了绝大部分,同样只剩下看上去与政治不沾边的“中性”邮票,其中罗马尼亚的邮票要多一些。整个营业大厅显得空空荡荡的,了无生气。

  原先活跃在中国集邮公司营业大厅内外的邮票市场上的交换邮票者也开始销声匿迹了,偶尔才能看见三三两两的集邮者凑在一起交换邮票,但已是今非昔比,物是人非,不成气候了。在政治形势越来越紧张的日子里,只要发现人群中有买卖邮票的,立即就会有人上前严加盘查,甚至有时候还会将买卖双方带到设在当时东安市场内的派出所问话,并向双方所在单位发调查函,或者通知对方的单位领导。在这种情况下,集邮者对待集邮活动和邮票交换更是兴味索然,诚惶诚恐。

  1963年以后,国民经济开始复苏,人民生活有些好转,各地的集邮活动呈现出一丝活跃的氛围,如各地为庆祝建国15周年举办了一些邮票展览,《集邮》杂志绕开冗长枯燥的政治说教文章开始介绍一些传统的集邮知识,然而邮票市场已经一蹶不振,在当时政治形势和舆论导向之下,难以恢复原来的盛况了。

  不仅如此,一场更大的灾害正向刚刚走出困境的邮票市场袭来。

专业的邮币卡交流交易平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现在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本站规则|联系|小黑屋|花花纸邮币卡网 ( 苏ICP备19047458号-1 )

GMT+8, 2025-8-24 00:47 , Processed in 1.155946 second(s), 24 queries .

版权所有 @ 南京阿库鲁鲁科技有限公司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苏公网安备32011102010046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