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花纸邮票钱币网

 找回密码
 现在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邮票 钱币 银元
查看: 1515|回复: 1
收起左侧

[收藏知识] 新中国邮市史话(一)下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2636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发表于 2016-8-31 11:44: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现在注册

x
五、国营中国集邮公司应运而生




  1952年初,由中国国际书店从苏联国际图书公司进口第一批苏联邮票80余种,在国内出售,但是中国国际书店却无法向苏联方面供应我国新发行的邮票,这个问题最后还是要由邮电部来解决。1954年10月,应苏联方面的要求,我国邮政总局与苏联国际图书公司首次签订了两国邮票交换贸易合同。同年11月,又与捷克的阿歇公司签订了两国邮票交换贸易合同。在这之后,东欧其他国家,如匈牙利、波兰、民主德国、保加利亚也相继要求与我国交换邮票。这种邮票交换业务由谁来承办呢?交换进口来的这些国家邮票,由谁来组织销售呢?这些成为促使中国集邮公司成立的直接原因之一。另一方面,到了50年代中期,社会环境稳定,经济全面恢复,人民生活安定,集邮已经成为重要的群众性文化活动的中心内容之一。加上当时国家所发行的纪念邮票和特种邮票,设计、印刷都较为清美,内容也比较丰富,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后的方方面面,很受人们的喜爱,因而集邮者人数日渐增多。解放初期,在北京、上海、天津、武汉、长沙等少数几个大城市邮政局内设立的集邮台已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集邮需求,客观上要求成立专门为集邮者服务的全国性的专业机构。在这种背景下,一种新兴的国营商业机构——集邮公司随之出现。1955年1月10日,中国集邮公司在北京东华门大街77号正式开业。




  六、私营邮商接受全面的社会主义改造




  1954年7月13日,中共中央发行《关于加强市场管理和改造私营商业的指示》,鉴于大部分商品已经被国有商业和合作社商业统购统销,私营商业由于失去货源而日益萎缩,为了减少失业人口,维持社会稳定,决定对城乡所有的私营批发商、私营零售商和私营进出口商进行全面的社会主义改造。1956年1月8日,中共中央批转商业部党组《关于全面改造城市私营商业的初步规划的报告》,要求各地党委领导商业部门贯彻执行。《报告》的要点是:




  (1)在对私营商业改造的进度上,预定在1957年底以前,做到将城市中全部资本家商店改造为公私合营商店;将小商小贩中坐部分的70%以上改造为公私合营商店或合作商店;将小商小贩中摊贩部分的50%以上组织成合作小组。这样,估计在1960年以前,可随时根据中央决定将城市私营商业改变为国营商业。




  (2)对资本家商店进行改造的主要形式是全行业公私合营,并辅之以代销的形式。对小商小贩进行改造的主要形式是合作商店、合作小组和参加公私合营,并辅之以代销等。




  (3)对私营商业的一切从业人员,原则上采取全部包下来的办法。




  在各地对该《报告》的实际贯彻过程中,改造速度比原计划要快得多。从1956年1月开始,全国掀起了改造私营商业的高潮,大约在同年7月就初步改造完成。这次改造很快波及到分布在全国各地的私营邮商和邮票社,绝大部分私营邮票商社被迫关闭,有的公私合营改营其它,原从业者有的被吸收为国家工作人员,有的转入厂矿企业从事劳动。归纳起来,当时的邮商大概有以下四种出路:




  (1)第一种是接受改造和调整之后仍继续经营。国家对这些私营邮票社一方面加强管理,另一方面又给予批销权,使邮票商社继续维持营业。当然各地的做法也不尽相同,例如,上海的邮商还剩下20余家,采取分散式管理即采取成立工商部门管理下的集邮大组的办法,统一协调分散经营的个体邮商,著名集邮家和邮商钟笑炉先生被推选为邮商业大组长。天津的做法则是采取集中式管理的办法,即在劝业场百货大楼内设立集邮专柜,使一些邮商相对集中地从事邮票的经营活动。




  (2)第二种是由当地邮政或集邮机构吸收私营邮商为国家正式职工,这样既有利于继续发挥老邮商们的一技之长,也有利于提高国营集邮机构的业务素质,如北京的东亚邮票社公私合营之后,邮票社的老板杨启明先生即进入中国集邮公司营业部工作;如天津的邮商雷润生也在公私合营之后加入到劝业场职工队伍,改营百货。1961年底中国集邮公司天津分公司在劝业场开辟了一个代购代销点,即由雷润生和曾做过邮商的韦崇福、韦崇亮共同负责经营。但是限于各方面的原因,被吸收为国营职工的私营邮商为数并不多。




  (3)第三种是为数众多的中小邮商被指字改营他业,或者另谋职业。如1955年9月邓庆余在长春开办的艺光邮票社歇业,邓本人被安排在长春市木工厂工作直至退休,艺光邮票社开业于1937年,历时18年才歇业,是当时坚持经营时间最长的私营邮票社之一。




  (4)第四种是极少数邮商不愿意接受公私合营的改造,并借机出境。




  到此,解放前留存下来继续营业的私营邮商和建国以后新开业的私营邮票社在经过1956年的全面社会主义改造之后,只剩下上海、天津几个城市私营邮票社在当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监管之下继续经营邮票买卖外,其他城市的私营邮票社已经不复存在。




  有不少邮商或为维持生计,或出于对集邮业务的热爱,采取了变通的经营策略,即弃门市而改为“散兵游勇”,专门从事通信函购、通讯拍卖或上门收售邮品,并拥有自己相对固定的客户群。有的邮商买卖还相当红火,如天津著名的集邮家和邮商范兰如经向当地税务机关申请并得到批准,出售个人所藏复品,还专门印发了油印的售品目录,从当时的标价来看,他的售价要比一般邮商所售的价格略低廉一些,因此赢得了不少客户,甚至象天津历史博物馆和波兰驻京大使馆也向他求购解放区邮票。




  尽管如此,从总体上看,国内私营邮商的人数还是大幅度减少,私营邮票社作用式微。相反,国营集邮公司却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这种状况与建国初期我国实行的宏观经济政策是密不可分的。

专业的邮币卡交流交易平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现在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本站规则|联系|小黑屋|花花纸邮币卡网 ( 苏ICP备19047458号-1 )

GMT+8, 2025-8-23 22:26 , Processed in 1.092567 second(s), 24 queries .

版权所有 @ 南京阿库鲁鲁科技有限公司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苏公网安备32011102010046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