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花纸邮票钱币网

 找回密码
 现在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邮票 钱币 银元
查看: 1036|回复: 0
收起左侧

[收藏知识] 2005年中华历史文明全国集邮展览观后感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1418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发表于 2016-8-27 11:09: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现在注册

x

新人新展品发展空间大
———2005年中华历史文明全国集邮展览观后感   
戈中博


  11月 6~8日, 2005年中华历史文明全国集邮展览在湖南澧县拉开帷幕,这是我国首次在县(市)级举办国家级综合性邮展。邮展要求以新人新作为主,全国 30个省、市、区邮协及煤炭、石油、体育邮协选送了竞赛类展品 149部。竞赛类设传统集邮类、邮政历史集邮类、专题集邮类、航天集邮类和一框集邮类等,备受广大集邮爱好者关注的邮政附加费展品也第一次参加了竞赛类展出。

  以李曙光为主任、 19位国际或国家级邮展评审员组成的评委会,根据国际集邮联合会( FIP)集邮展览评审总规则之各类别评审专用规则和指导要点的评分标准,对全部展品进行了评审。由于展品采用分省会审的办法,增加了评审的难度。

   综观竞赛类展品,以深厚的历史内涵反映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给参观者以知识的启迪和美的享受,一些展品初步具备了冲出亚洲、走向世界的参展实力。笔者在此对部分展品从技术上作一番浅析。

传统、邮政史、航天

  传统类展品共 12部,其中解放区邮票 3部,新中国普通邮票 5部,新中国旧币面值纪特邮票和加盖改值邮票 2部,中华邮政邮票 2部。

  广东的《中南解放区邮票》获该类别惟一的金奖。这部展品按照中原解放区、华中解放区、华南解放区至中南解放区的历史进程和邮票发行的轨迹,以素材的珍罕性和完整性,反映了中南解放区邮政发展的全过程。展品开始展示了中原豫西解放区发行的“洛阳加盖”邮票,这套邮票共 5枚,发行时间仅两个月,存世稀少,收集难度很高。“鲁山版毛泽东像邮票”系中原区票中的名品,展品不仅展示了全套 6枚新票,还有 1949年 5月 5日河南南阳寄北平、信封背面贴两个 10方连 10元票的实寄封,堪称孤品。“中原解放区郑州改作本币票”展示 9枚和用这套邮票中的伍元票贴盖日本邮便明信片也极为难得。这些中原区珍品接连出现,大大提升了展品的难度和重要性。展品最后部分也相当精彩,有用白纸手工加印红色八角形戳记制成的华南澄海“国内邮资已付”临时邮票,用空白单据背面手工加印红色八角形戳记制成的华南潮安“国内邮资已付”临时邮票,极少露面的华南合浦加盖“合浦解放”单位邮票等,令人观来大饱眼福。可以说,这是一部近年来少有的高水平区票展品。如果能在邮识方面修改掉“仅存 5枚”等不确之词,补充鲁山版 20元高面值邮票实寄封、郑州本币加盖单独的蓝色伍元票、红色加盖票及华中鹰潭加盖票和实寄封,相信这部展品今后在展览中会取得更好的成绩。

  邮政历史类展出 25部展品。江苏选送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部( 1938~1951)》首次参加全国邮展即获该类别的最高奖———金奖。这部展品素材丰富,绝大部分贴片都用了两件军邮品,且很多是难得的素材。如八路军 210师从绥德寄出、由中华邮政递送的实寄封,陕甘宁边区保安部队实寄封,新四军第二师入驻山东枣庄后寄出的贺年公函封,鲁中南军区与豫皖苏交通局合作转递的实寄封等。展品还展示了“伤残军人免费”戳记,苏北兵团 30军 89师“军、师”两级军邮戳封,十五兵团青干队军邮免资戳封,铁道兵团戳封,江西军区军大军邮一分局戳封等众多特殊的军邮戳记,从不同点面反映了抗战至新中国初期军邮机构的设置和发展足迹。

   航天集邮类因目前还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航天邮递,因此,展品反映的是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属邮政历史的编排方法,所用素材主要是发射基地和各观测点的封戳及个别的航天器搭载封。这次展出的 6部都是反映中国载人航天历程的展品。有的展品中出现航天邮票则是专题展品的做法了。

专题

  本次邮展中,专题展品达 52部(一框类专题未计算在内),选题广泛,异彩纷呈。四川的《聊酒》夺得该类别最高奖———大镀金奖。该展品选题新颖,专题故事性强,以酒客、酒博士、酒鬼、酒仙对话的方式展开, 8个章节分别讲述了酒的概念,起源和酒的种类,酒的生产和营销,酒店和酒具,酒的功能,酒文化和酒科学,章节合理均衡,专题学习和研究有深度。素材使用了 1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 500件各类邮品,从珍罕性来看,有早中期邮品 88件、古典邮品 14件,错变体、试模印样、样票样片等 20多件,还有早中期珍罕邮资封、片、简、卡、花式邮戳等,令人目不暇接。

  另一部获大镀金奖的展品是江苏的《烟草》。这部展品几经省邮展、行业邮展历练提高,素材丰富多彩,年代跨度大,地区范围广,有独到的专题和集邮研究。还有一批新专题展品《咖啡》、《奥林匹克的魅力》、《鸟雏》、《细菌》、《灯》等,作者多为中青年人,水平提升指日可待。

   专题展品中尚存在不足之处:一是大标题不当。如《生命与骨骼》,内容却只有骨骼方面的;《汽车与安全行驶》应包括汽车、安全行驶两个内容,但通篇只讲安全行驶。二是素材堆砌现象时有发生。表现为贴片上方一行文字,下面摆上相应图集的邮品,有的整张贴片一个文字也没有。三是素材说明不够恰当。如获镀金奖的《酒》,使用了《梅兰芳舞台艺术》小型张,说明本应扣住酒的内容来讲,但它却说的是梅兰芳的杰出表演,如此离题就会被扣分。四是展品中普遍使用国外的一些豪华样张和“邮票印样”,有的多达十七八件,说明作者对这种素材缺乏了解。其实,这类印样不过是专供集邮者展览使用的商品,并不珍罕。国际邮展专题中一般不能超过 3件,否则会被视为缺乏邮识和素材欠佳而扣分。五是普遍需要提高素材的珍罕性和重要性,加深对专题知识的研究。

附加费

  邮政附加费展品曾在 1989年全国邮展露面,自那以后虽未再展,但集邮爱好者对此的收集和研究并未中断。本次邮展把 13部此类展品放在了邮政历史集邮类中展出、评审,受人关注。由于这类展品有限,尚不能反映国内最高水平,因此最高奖只被评为了大银奖。

  收取邮政附加费是我国邮政快速发展时期的一段历史现象,附加费凭证是收取这种费用的记录。邮政附加费展品是通过收费起始时间、业务种类、收费标准、凭证制式的发行和使用,对邮政历史的一个分支进行展示和研究,展品基本按邮政历史类的方法进行编组。而对凭证本身的名称、图案、面值、形状、刷色等进行研究,则属于传统集邮类的方法。湖北的《中国邮政快件附加费( 1987~1993)》,对三个不同时期征收的不同快件附加费进行展示,邮品基本齐全,较好地反映了快件附加费的使用情况,获得大银奖。《四川省使用的附加费》主要展示了不同版式的附加费凭证,其中有图案、制式变异、错版。收集研究有一定的难度,是一部较典型的传统集邮类编排的展品。

   这类展品需要改进的除了提高素材的重要性和珍罕性外,还要注重提高展示的技巧。邮政附加费凭证多贴在寄递过的大众邮件上,观赏性较差,有的展品通篇展示的都是汇款单、包裹单,单调乏味。附加费展品展出规模、能否单列都值得慎重研究。另外,多部此类展品按邮政历史集邮类编排,但目录却按全国省级行政区名(发行单位)依次排列,这不符合邮政历史类的编排方法。相反,按传统类编排的《四川省使用的附加费》,标题却属于邮政历史类。

一框

  一框类展品多达 47部,说明了广大集邮爱好者参与的积极性。一框类展品因其规模小、容量小,形成了“新、小、精、深、美”的特点。新,最好是别人没有做过的,如一等奖《蜂巢》。小,一等奖《早期蝴蝶邮戳》,从邮戳家族中单说“蝴蝶”邮戳,时间上又只划定“早期”的,主题突出。精,素材要具有珍罕性和重要性。深,专题知识有自己独到的见解。美,外观制作整洁美观。对于一框类展品的问题,首先要纠正认识问题,一框类展品应是独立完整的作品,也要重视素材质量。如一等奖《中国早期极限明信片( 1904~1939)》集中展示了清末明初中国早期的极限明信片,在还不知“极限”为何物的年代,能碰巧形成中国早期的极限明信片并保存至今,不但数量稀少,而且难度极高,这样的展品当然令人刮目相看。

  特别提到的是,评委们对其中一部《湘赣区苏维埃邮政和赤色邮票》展品没有给予评审。原因在于,迄今为止中国还没有一部邮票工具书或史著有此记载和图录,涉及对中国解放区邮票史和邮政史的重新认定,其重要性已远远超出展品本身。而对这部展品的素材来源,作者既无法提供史证,也没有权威邮票鉴定机构(不是某拍卖行)出具的认定证书,这就需要史学界、集邮界的共同探讨。在这种情况下,对这部展品不予评审,是慎重的。

  以上纯属个人之见,有不当之处,愿接受指正。


专业的邮币卡交流交易平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现在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本站规则|联系|小黑屋|花花纸邮币卡网 ( 苏ICP备19047458号-1 )

GMT+8, 2025-8-24 20:08 , Processed in 1.109293 second(s), 21 queries .

版权所有 @ 南京阿库鲁鲁科技有限公司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苏公网安备32011102010046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