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花纸邮票钱币网

 找回密码
 现在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邮票 钱币 银元
查看: 1075|回复: 0
收起左侧

[收藏知识] 刍议“为什么要制作票证帖片、展集?”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1418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发表于 2016-8-24 21:08: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现在注册

x
刍议“为什么要制作票证帖片、展集?”   (广西   姚得德)
自从票证进入收藏领域以来,估计相当多的票证收藏爱好者都没有很好考虑过:当自己票证收藏到一定时候,需不需要将自己收藏起来的票证制作成帖片、展集?从全国和一些地方举办的各种票证展览来看,不管是公益性展览还是竞赛式展览,参与的面不够广、送展的人不多。特别是竞赛式的票证展览,送展的面更窄,人数更少。究其原因,主要是观念认识的问题:
一是认为搞票证收藏不一定非要搞展览,不搞展览就不需要制作帖片、展集;
二是认为票证藏品还不够丰富,待到票证藏品丰富了再考虑;
三是认为经济条件所限,制作票证帖片、展集的硬件条件还不够成熟;
四是认为搞竞赛式的票证帖片、展集要求高,有畏难情绪;
五是认为以经营票证为主的,也没有必要制作票证帖片、展集。
针对这些认识问题,笔者仅就“为什么要制作票证帖片、展集?”进行刍议,望能得到票证收藏爱好者的认同。
为什么要制作票证帖片、展集?这是票证收藏爱好者面临共性的认识问题。要解决这个认识问题笔者认为有三:一是制作票证帖片、展集是自我需要;二是制作票证帖片、展集具有其他方式不可替代的作用;三是制作票证帖片、展集是社会需要。
一、制作票证帖片、展集是自我需要。
1、制作票证帖片、展集是收藏者便于自己保管和欣赏的需要;
由于票证质地的特殊性,票证一般怕光、怕潮、怕虫蛀。一个票证收藏爱好者,刚开始收集到自己喜欢的票证时,为防“三怕”总会拿一本书将其夹起来,还生怕搞皱、搞丢了。如果曾经是集过邮、集过币的,还会拿一本小型张、首日封册子或者集邮、集币册将其夹好。有的藏友就没有这些条件,就用一个个铁制的饼干盒、月饼盒或者纸制的盒子甚至木箱子将其装起来,真正地起到了一般意义上的“收藏、保管”作用。殊不知,时间一长,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就逐渐暴露出来:
一是这些本本、册册、盒盒随着票证的增多而逐渐增多,加上多数票证收藏爱好者平常没有养成边藏、边整理的好习惯,自然自己的票证藏品就显得“乱”,造成重复购进同一票品已屡见不鲜;
二是在与同好票友交流或者要去参加什么票证交流会,一想到要整理这些“坛坛罐罐”的藏品“头皮都大”,难以理出个头绪来;
三是平常闲来无事时,想拿出自己的收藏成果出来自我欣赏,也深感不便,更不要说有机会想在同好面前逐一“露露”宝贝了。
因此,当票证收藏爱好者收藏到一定阶段时,票证藏品如何便于自己保管和欣赏,这个课题自然而然地就摆在我们每一个票证收藏爱好者面前。虽然有的票证藏友可以利用集邮册、集币册、粘胶相册等来保管票品,这当然也可以起到一定便于保管和便于欣赏的作用。但是,由于集邮册、集币册或粘胶相册不便于给票品配上必要的文字资料,观赏起来也只能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由于帖片、展集是集邮前辈探索出来的一条“既可以比较好的保管票品,又可以比较好地便于自己或他人欣赏”的路子,每一个票证收藏爱好者来个效仿,这又何乐而不为呢?
2、制作票证帖片、展集是收藏者更好展现自己收藏成果的需要;
票证收藏者一旦收藏到一定阶段,就逐渐萌生有在同好之间或在一定社会范围内展现自己收藏成果的欲望。要实现这个“欲望”,票证收藏者就得寻找一种方法、方式来体现。这种方法、方式就是将票品制作在帖片、展集上。一个帖片的制作实际上是收藏者将自己收藏的票品及票品有关资料相搭配。一部展集的制作实际上是收藏者将自己收藏的票品及收藏者自己的思路相结合。也就是说,帖片、展集是收藏者藏品和智慧的结晶,是向同好、向社会展现自己收藏成果的最好表现形式。
3、票证帖片、展集是收藏者实现最大社会化效益的需要。
绝大多数票证收藏爱好者进入票证收藏这个领域,一般都不会仅抱着孤芳自赏的目的去收藏票证的。在整个票证收藏过程中,他们除了对收集到的票证用于自我欣赏外,更多的时候是让藏友同好共同分享。有的条件成熟时,还通过票证展览的形式;著书立说的形式;接受新闻媒体、特别是电视采访的形式;创办票证藏品馆、展览馆的形式来让票证实现最大社会化效益。其中,制作票证帖片、展集是收藏者实现最大社会化效益的一种最普通、最简易、最便捷、最经济的表现形式。这种形式可以让更多的人民群众得到分享,并在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得到一定的充实和丰富;还可以成为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新题材;成为全国或地方三个文明建设不可忽视的有益补充。
二、制作票证帖片、展集具有其他方式不可替代的作用:
1、制作票证帖片、展集有利于票证保管和欣赏;
由于票证主要是纸质的,它与邮票的纸质大同小异。因此,票证完全可以利用集邮开发出来的集邮册、小型张册、首日封册、型张封插册、集币册等来保管票证,欣赏票证。但是,这些现成“工具”对票证来说,刚开始还可以,然而,只要使用时间稍长,夹放票证的塑料条就会自然脱落,这对票证的保管或欣赏都是不利的。票证帖片、展集就不一样了。它不仅有利于票证的保管,更有利于票证的欣赏。
2、制作票证帖片、展集有利于票证与资料相结合;
现在相当家庭都拥有现代学习工具——电脑、打印机,有的甚至拥有扫描仪、数码相机等,这就为票证收藏爱好者提供了用武之地。利用电脑,票证帖片可以将票品与票品有关资料有机的结合,既可以较好地保管票品,又能补充票品有关说明,方便欣赏和研究。这是其他票证保管形式所不能比拟的。
3、制作票证帖片、展集有利于体现收藏者藏品与智慧的结晶;
一个帖片、展集制作的水平,比较容易反映出票证收藏爱好者藏品的多寡、档次的高低、文化的素养的程度。帖片、展集能否吸引人,一方面要看收藏者藏品是否丰富或者精品是否较多;另一方面则要看收藏者在藏品的延伸——文字资料、研究成果如何?再一方面就是要看收藏者制作帖片、展集的艺术性和构思技巧。所以说,一个帖片、一部展集有利于体现收藏者藏品与智慧的结晶。
4、制作票证帖片、展集有利于收藏者著书立说;
当票证收藏爱好者有了自己制作的帖片、展集后,要想将“成果”进一步延伸、转化,只要经济上能够支撑,著书立说就不在话下。因为有了帖片、展集后,收藏者完全可以将帖片、展集略加修改,就能满足《票证图录》、《票证图鉴》、《票证研究》、《票证文化》、《票证图谱》等书籍的基本需要。另外,根据不同正规报刊杂志的品位,还可以将帖片、展集修改后作为比较成熟的稿件分别投稿,也许在报刊杂志社“中彩”的几率可能要高一些。
5、制作票证帖片、展集有利于收藏者参与公益性或竞赛性展览;
有了票证帖片、展集,收藏者完全可以根据需要和可能,参加当地、区域性、全国性的公益性或竞赛性展览。为了弘扬和传承民族文化,让票证收藏文化更好地为当地三个文明建设服务。票证帖片、展集可以进学校、下企业;可以进社区、下乡镇;还可以进博物馆、上人民广场,充分发挥票证帖片、展集服务于社会的应有作用。公益性票证展览不受什么限制,只要收藏者愿意,场地允许,随时都可以。虽然竞赛性的展览有一些特定规定,只要收藏者制作有帖片、展集,然后按照竞赛规则修改或调整到符合要求即可。
6、制作票证帖片、展集有利于收藏者在条件成熟时建立藏品馆、展览馆。
票证收藏者一旦拥有自己的票证帖片、展集,那么除了可以不定期地参加一些公益性、竞赛性票证展览外,还可以在条件成熟时建立自己的票证藏品馆、展览馆。因为建立票证藏品馆、展览馆可以长期进行票证展出,更好地发挥票证能够弘扬民族文化、传承民族文化的作用,为地方三个文明建设服务。要实现这个目标相对有点难度,但也不是不可能的。如果地方政府扶持,提供展馆场地;如果自己拥有富余的房屋(地面房屋),自己又愿意用作展馆场所;如果经济条件允许,还可以租赁房屋作展馆。当然,这些都是后话。前提是票证收藏者要有足够符合票证藏品馆、展览馆的帖片、展集。
三、制作票证帖片、展集是社会需要。
1、制作票证帖片、展集有利于填补了国家收藏的空白;
目前,从国家到地方的博物馆、展览馆,馆藏的文物基本上还没有将票证纳入其馆藏范围。国家和地方级的博物馆、展览馆的展览,基本上没有票证展览。这是国家收藏的一项空白。国家级博物馆虽然早些年向社会征集了一些票证,民间的票证收藏爱好者也先后捐赠了一些票证,在全国的票证海洋里,显得还是微不足道的。就算国家粮食部门在民间票证收藏的影响下,利用公共权力以及自身有利条件,搞了一些国票、军票、以及地方票,在一些经济活动中,搞了几届粮票展览,但其规模还是远远不及民间票证收藏文化的展示。假若将民间票证帖片、展集放到国家或地方博物馆、展览馆与其他传统文物、展品同时展出,参观民间票证帖片、展集的展览人数绝对要多过其他观展人数。用不了多久,民间票证帖片、展集将逐渐进入国家或地方博物馆、展览馆,充实和丰富国家或地方博物馆、展览馆的馆藏展览,填补国家和地方收藏的空白。
2、制作票证帖片、展集有利于为国家或地方修志提供实物佐证;
由于历史原因,很多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出版的地方志:如粮食志、商业志、供销社志等,绝大多数都缺乏一个重要内容:实物票证。发行这些志书的部门,当年代表国家发行了不计其数的各种生活资料、生产资料票证,涉及国计民生的方方面面。然而,有些志书中仅有一些文字记载,无票图为证;有些文字记载既不准确、也不全面,这就让想通过票证考证我国政治、经济、科技、军事、文化、教育、医疗、卫生、民族、宗教等发展状况失去准确依据。票证收藏爱好者无意识地将遗失在民间的票证收集起来并制作成票证帖片、展集,可以为国家或地方在重新修志时提供实物佐证。
3、制作票证帖片、展集有利于充实和丰富人民群众文化娱乐生活;
当年各式各样的票证发到老百姓手中,大家为了生计,根本顾及不到欣赏,也不可能专门为了欣赏和研究留下一些票证。当票证收藏者将收集起来的各种票证按照不同专题:自然风光、工农业生产、水利建设、历史古迹、民族风情、建筑艺术;文字改革、书法艺术、民族文字;计量单位、计量演变;印章演变、印章名称、印章形状;面额大小、供应对象、粗细搭配;纸质变化、防伪纸张、油墨变化、印刷工艺等题材制作成票证帖片、展集重新展现在人们面前时,它不仅可以让人们回顾当年岁月,珍惜改革开放后取得的丰硕成果;还可以让人们将票证当作艺术品来欣赏,充实和丰富人民群众文化娱乐生活。
4、制作票证帖片、展集有利于国家或地方三个文明建设。
票证是国家的物质和精神财富;民间票证收藏是国家收藏的有益补充。票证是现代文物,它与国家或地方博物馆馆藏文物可以同日而语。票证承载着国家或地方历史发展文明史;票证它贴近人民群众,能够引起人民群众的兴趣和共鸣;票证能启迪青少年,激发青少年爱国主义热情。票证收藏者利用帖片、展集,不管是搞公益性展览还是竞赛性展览;也不管是著书立说还是提供修志实物佐证,这都是为国家或地方三个文明建设作贡献。这些都是国家或地方政府予以提倡和扶持的。国家或地方党委、政府完全可以利用民间票证收藏资源为国家或地方三个文明建设服务。
  
专业的邮币卡交流交易平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现在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本站规则|联系|小黑屋|花花纸邮币卡网 ( 苏ICP备19047458号-1 )

GMT+8, 2025-8-25 02:53 , Processed in 1.077104 second(s), 24 queries .

版权所有 @ 南京阿库鲁鲁科技有限公司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苏公网安备32011102010046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