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现在注册
x
邮政是我们现代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而现代邮政的形式五花八门,从最开始的消息传递到信件邮递、电报、物品邮递以及现在的邮政储蓄业务,我国邮政职能随着时代不断变迁,不在是单一的传递消息,而是向着更加宽广的领域发展,这不禁使笔者联想起中国第一个邮政局--台湾邮政总局。 自鸦片战争后国门洞开,外国邮政机构纷纷把自己的牌子堂而皇之地挂到中国领土上。被英国人控制的中国海关竟然还想一手控制中国邮政,其理由是「中国没有邮政局」。此举激起了中国有识之士的发奋图强。第一位从邮政的视野睁眼看世界的人是太平天国运动后期杰出的领导人、总理朝政的「干王」洪仁,他於一八五九年在著名的施政纲领《资政新篇》中提出了兴办近代邮政事业的设想。但太平天国革命运动被中外反动派扼杀了,近代邮政事业的曙光也未及早显现。 一八八六年,台湾正式成为清政府的一个行省。巡抚刘铭传在筹备建省时充分认识到设立邮政机构的重要性,在给清政府的奏摺中提出:「台湾一岛孤悬海外,往来文报屡阻风涛」。 经清政府批准,於一八八八年三月十二日,正式宣告成立了台湾邮政总局。同时颁布了告示、章程等邮政文件,公开了邮政局的宗旨、机构、业务范围。其总局设在台北,首任「总办」(局长)是张维卿。全省各地设立分局,邮路以台北为中心,北至宜兰,南抵恒春,共长八百六十九公里。凡距台北、台南一天路程处设一称为「正站」的邮站,共有十七个正站;其馀各支线的邮站为「腰站」、「傍站」,各有十三个、十一个。各局、站每日上、下午各进行邮传一次,递送速度为每小时十华里。 另外,专门配置「南通」、「飞捷」两艘邮政轮船及帆船若干,定期来往於台湾与大陆各口岸之间,传递邮件,信递邮资为一两重量以内的,每百里收制钱二十支,在交寄时付讫;官用的则免费。一八八八年,台湾邮政总局发行了两种邮票:民用的为「邮政商票」,贴用后须由邮局(站)盖戳,并填写重量、计费、日期等,官用免费的邮票则称「台湾邮票」。 台湾邮政机构之所以从根本上不同於旧式的邮驿机构,这是因为:首先,原台湾各地的驿站一律奉命改为直接隶属於台湾邮政总局的分局、邮站,不再是各级地方政府机构的附属交通站,也就是说从上下关系讲,把横向领导变为垂直领导,有利於邮政业务的开展。第二,邮路网络初具规模。不仅全省设许多分局、邮站,而且海上邮路直抵厦门、泉州、上海、广州、香港等地。第三,邮政机构独立行使职责,就是公函也要黏贴专用邮票,否则即使盖有衙门公章也不予邮递;民用邮件按规格收费,黏贴邮票后,也一律提供邮政服务。总之,台湾的邮政机构已从官府机构中剥离了出来,成为公众化的近代通讯业企业。 刘铭传创办的台湾邮政事业是中国近代邮政事业的开端,但可惜於一八九五年台湾割让日本后不幸夭折。继刘铭传之后,清政府於一八九六年三月二十日正式开办「大清邮政」,近代邮政事业开始向全国逐步推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