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花纸邮票钱币网

 找回密码
 现在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邮票 钱币 银元
查看: 421|回复: 4
收起左侧

“中国十大名花”题材邮票不是系列邮票——兼谈系列邮票的认定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717 天

[LV.9]以坛为家II

发表于 2013-11-13 23:03: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现在注册

x
    今年第4期《福建邮花》刊出《浅议新中国花卉题材邮票》一文,文中说明:“花卉题材系列邮票发行周期长,如其中的十大名花邮票在1960年发行第一套《菊花》,1964年发行第二套《牡丹》,1979年发行第三套《云南山茶花》,此后相隔整整15年,直到1995年4月发行《桂花》,该系列才完全结束。”我国集邮界确实有将十大名花题材邮票称为“十大名花系列邮票”的说法,并且《中国邮票史》(第九卷)也有此类记述:“20世纪60年代‘菊花’、‘牡丹’邮票的发行,开创了‘中国十大名花’系列邮票。1979年和1980年发行的‘云南山茶花’、‘荷花’邮票,使这一系列邮票在中断了十几年后得到了延续”。但是,笔者认为十大名花题材邮票并不是系列邮票。

  我国的“十大名花”是1982年才评出的,所以此前不可能发行“十大名花”系列邮票。《菊花(第一组)》、《牡丹》邮票分别于1960年、1964年发行,这期间发行的邮票属于《中国邮票史》(第七卷)记述的范围,但第七卷并未记述这两套邮票为同一系列的邮票。根据《菊花(第一组)》的票名,显然当年拟发行“菊花”系列邮票。

  那么,在“十大名花”评选出来以后,邮电部是否有将“十大名花”作为系列邮票发行的计划呢?答案同样是否定的。以“十大名花”中最晚发行的《桂花》邮票为例,此时邮票发行部门仍没有将“十大名花”作为系列邮票发行的计划。集邮界曾多方呼吁发行“桂花”邮票,以圆十大名花齐聚方寸之梦,但邮票发行部门并没有任何反应。湖北咸宁市被誉为“桂花之乡”,该市曾向邮电部申报请求发行“桂花”邮票,据1993年7月5日《湖北集邮报》报道:“日前,邮电部邮政总局已向咸宁市人民政府发文,同意发行‘桂花’特种邮票”。可见,“桂花”邮票不是按系列邮票计划发行的。

  《中国邮票史》第九卷在谈及系列邮票方面还有种种问题:如将《菊花》和《牡丹》邮票称为“观赏花卉系列邮票”(P26);“这期间先后为朱德、彭德怀、贺龙、陈毅、叶剑英、徐向前6位共和国元帅各发行了一套邮票”(P156);“这6套元帅系列邮票,是自然形成的”(P158);称集邮系列邮票有12套(P173),其中包括J.41M、J.42M、J.63、普24甲、普无号小型张等邮票。

  系列邮票的认定有必要认真探讨,笔者认为没有自然形成的系列邮票,即系列邮票不是事后认定的,系列邮票应是邮票发行主管部门按系列计划发行的同题材多组(套)邮票,系列邮票的认定只能依据邮票发行主管部门的相关说明。如果系列邮票可以自然形成,可以事后认定,那么几乎所有的邮票都可以归入不同的系列邮票,那么系列邮票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此外,我国邮票史上发行周期最长的系列邮票是“中国古代科学家”系列邮票,从1955年8月发行第一组开始,至2002年8月发行第四组,已有整整47年了,并且至今尚未发行完。
专业的邮币卡交流交易平台

签到天数: 717 天

[LV.9]以坛为家II

 楼主| 发表于 2013-11-13 23:04:59 | 显示全部楼层
:):)
专业的邮币卡交流交易平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309 天

[LV.8]以坛为家I

发表于 2013-11-14 09:21:50 | 显示全部楼层
{:soso_e100:}
专业的邮币卡交流交易平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717 天

[LV.9]以坛为家II

 楼主| 发表于 2013-11-14 17:47:55 | 显示全部楼层
专业的邮币卡交流交易平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331 天

[LV.8]以坛为家I

发表于 2013-11-16 11:58:22 | 显示全部楼层
:)
专业的邮币卡交流交易平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现在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本站规则|联系|小黑屋|花花纸邮币卡网 ( 苏ICP备19047458号-1 )

GMT+8, 2025-9-21 02:46 , Processed in 1.086866 second(s), 20 queries .

版权所有 @ 南京阿库鲁鲁科技有限公司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苏公网安备32011102010046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