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花纸邮票钱币网

 找回密码
 现在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邮票 钱币 银元
查看: 364|回复: 2
收起左侧

邮投资之「差异性或死亡」(香港经济日报 曾广标)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334 天

[LV.8]以坛为家I

发表于 2013-10-20 23:39: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现在注册

x
      中国内地的投资渠道不多,因此每隔几年通常便会出现一次邮票投资热潮。不过,近年邮市基本上处于不景气,很多邮票在收藏店只能以票面值或发行价发售,说明了持货者若要套现,便有某种程度的损失,甚至要打很低折,才可以脱手。不过,若懂得只买入一些特殊有吸引力的邮品,则就算在淡市时,仍然可以获利。
  商管学近年有一句名言,Differentiation or die,译之为差异性或死亡吧,这原来是指在竞争激烈的商战市场,若果没有特殊的卖点,企业便很可能会被淘汰。

  反之,却可以立于不败之地。

  中国邮票市场也具有这个特性。在外国,集邮主要是属于兴趣,年长或年老后可作为回忆,除非关乎生计,否则就算已变得很有价值的收藏品,也不会轻易变卖。但在中国,集邮除了是兴趣之外,也变成了一种流行的投资,很多人不是买一套邮票或一个四方连、一个首日封、一张小全张、一张小型张、一个套折,而是扫入一盒一盒的小全张和小型张,以十版百版计来买入邮票。一盒一盒的邮品交易,根本就不用打开,那还有欣赏价值?

  上世纪90年代之前这样子买卖邮票,大部分参与者都赚大钱,但若在90年代之后继续如此,却又未必有运行,可能大量资金被绑住了。

  不过,无论邮市多么淡多么残,每年总是有某些邮品特别抢手,供不应求,其中,每年的生肖纪念邮票,便是争购和随即升值的品种。有识见的集邮投资者,近年只集中玩生肖邮票,但也要讲求是否懂得把握入货价,最好当然是以发行价买入一大批,必定可成为赢家,但通常,生肖邮票一出世便断市及热炒,宜趁回落时收集,博日后市价再上升。

  为何近10几年集邮投资变得很难获利?一个重要因素是每年发行的品种多,而每款的发行数量很大,远超过市场的真正收藏者的需要,而所谓的投资者大多是跟风投机,存货太多便变成接火棒,被逼以票面值以下斩仓。惟有生肖邮票一向拥有大量集邮者,同时,亦有不少长线投资者,而邮政当局对生肖邮票的发行量亦较有节制,因此,无论是40年前的珍邮、抑或新发行的生肖邮票,长期各有捧场客。

收购珍邮成为本地邮商求生之道

  我近日对某套新出的中国邮品感到兴趣,与读友会好朋友Billy一起到好旺角中心了解行情,却发觉绝大部分邮商已不再买卖新邮品,改为只做收购珍邮,原来,很多集邮投资者都输干了,一些邮商存货太多蚀到入肉,现时在香港唯一赚钱的邮商行为,是向香港集邮者以稍低价收购珍邮,然后卖给中国内地的同行。

  看到这种场面,我心情复杂,邮市萧条令人感到难受,但少年时的一些收藏品,市价普遍愈来愈高,同时很容易以较好价脱手,金猴每版收购价各店仍叫110万元,一些70年代的小全张,收购价每张高达数千元。我笑说,早年懂得「差异性收集」,手上的邮票财富,就算处于淡市,依然长升长有。

专业的邮币卡交流交易平台

签到天数: 334 天

[LV.8]以坛为家I

 楼主| 发表于 2013-10-20 23:39:48 | 显示全部楼层
:)
专业的邮币卡交流交易平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040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发表于 2013-10-21 12:07:16 | 显示全部楼层
:)
专业的邮币卡交流交易平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现在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本站规则|联系|小黑屋|花花纸邮币卡网 ( 苏ICP备19047458号-1 )

GMT+8, 2025-8-27 02:14 , Processed in 1.123884 second(s), 20 queries .

版权所有 @ 南京阿库鲁鲁科技有限公司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苏公网安备32011102010046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