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现在注册
x
四川探“邮” 一直以来,中国都有一句少不入川,老不出蜀的俗语。大抵是人杰地灵,风景秀美的四川到处都是美食、美女、美景,一旦血气方刚的青年来到了四川,就再也不想离开了。 或许是这个俗语的魔力,潜意识里我对四川是既憧憬又敬畏,几次四川之行都擦肩而过。直到最近,觉得娶妻生子,成家立业了,年龄也不大不小了,终于踏上了四川探“邮”之路。 我们到的第一站就是举世闻名的乐山大佛,拜谒大佛是每一个游人的心声,对大佛的崇敬和寻找邮品的急迫心情交织在一起,拿到乐山邮资明信片门票(图1),我向景区工作人员再三询问,得知这里没有乐山大佛的明信片,只有这张门票。出了景区大门,突然发现一个邮筒,有心想给自己实寄,却发现邮筒好似长久没有使用,内心忐忑不安最终作罢。 第二天,来到久负盛誉的峨眉仙山,拿到手的只是一张门票,连邮资明信片都不如(图2)。赶紧询问景区工作人员,得知没有峨眉山明信片出售,游山玩水之余只得悻悻而归。 第三天,我们一大早就赶赴都江堰、青城山,这里使用的是通票(图3),好在孩子买了一张都江堰景区的半票,是邮资明信片门票,询问景区工作人员得知,同样没有明信片,只是在门票上加盖了都江堰景区纪念戳,但是模糊不清(图4)。 到了青城山景区,马上给孩子去买半票,希望能获得一张邮资明信片门票,谁知道青城山的半票不是邮资明信片(图5),也没有明信片出售,令人大失所望。 好在吃团餐时,突然发现对面就是都江堰邮局,我几乎是以百米冲刺的速度跑到邮局,上气不接下气的给自己实寄了一封平信(图6),又一口气跑回来,旅行车已经缓缓启动了。 第四天,拜谒了心仪已久的武侯祠(图7)、杜甫草堂(图8),门票同样不是邮资明信片型,都是普通的,令邮味顿渐。好在路过一个邮亭时,购买了几枚80分邮资的邮资封,补资40分,分别在武侯祠(图9)、杜甫草堂,加盖了专门的纪念戳(图10)、锦里实寄给了自己(图11),略微弥补一下自己的遗憾吧,谁知过几天收到后,武侯祠的那枚实寄封40分 邮票被揭,邮戳也没有了(图9)。 好在游览锦里时,突然发现了一个旅人邮亭,里面出售各种明信片,但是都是自行印制的,不是邮政部门发行的,而且价格较高,于是选择了一枚特色的邮资封实寄给自己(图12)。 第六天,返回西安,在成都火车站发现了一个邮局,有心想去寄信,或许能收集到一枚带有“成都火车站”字样的日戳,不巧的是邮局已经下班,周围报亭没有信封、邮票出售,身边携带的信封已经投递完毕,只好摇头叹息。 此次成都、乐山、峨眉山、都江堰、青城山一行,有喜有忧,酸甜苦辣自不待言。对四川有了全新的认识和了解,对川人、川剧、川魂有了感性的认识。只可惜,各个旅游景点没有邮资明信片、亦或是风景明信片出售,对邮人来说实在是一大憾事,对宣传四川、扩大邮政收入、提高景区知名度来说,亦是一大憾事。说明软件、软实力、软文化方面,有待大力提高和积极开发才对。 不知四川邮政管理部门、旅游管理部门能够看到笔者的拙作,能否意识到潜在的宣传品牌效应和价值,能够像云南旅游、邮政部门那样,强强联手,利用广大邮人、游客,通过明信片的载体,把四川旅游品牌打造的更好。服务游客、邮人的同时,实现自己良性发展,岂不更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