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花纸邮票钱币网

 找回密码
 现在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邮票 钱币 银元
查看: 871|回复: 3
收起左侧

山东“曹嵩冢”画像石考辨:曹嵩死后葬于沂南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483 天

[LV.9]以坛为家II

发表于 2013-8-18 18:20: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现在注册

x
山东“曹嵩冢”画像石考辨:曹嵩死后葬于沂南


核心提示:从画像石中所展现的奢华生活场景来看,墓主人绝非寻常人物,结合志书记载和民间传说,曹嵩死后葬于此地的可能性确实较大。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曹嵩冢”画像石拓片 图片来源:中新网)
汉墓中往往有画像石出土,一般说来,汉画像石承载了很多汉代信息,是汉代社会图景的折射、反映和展示,具有较高的艺术水平,早已形成了独具文化特色的汉画像石学。有一些汉画像石甚至是墓主人生前生活状况的表现,是解读墓主人身份信息的密码。不幸遭盗的汉墓中,若留有汉画像石遗存,也算是不幸中的大幸。山东省沂南县博物馆有一块被当地群众传称“曹嵩冢”出土的汉画像石就引起了文物专家的关注。
“曹嵩冢”画像石相传为曹嵩冢墓室的组成部分。1947年土改时出土于沂南县砖埠镇大汪家庄村西南2公里的高岭上。冢前原立一块中间带穿孔的画像石。墓室3间,皆为石砌。墓室四壁刻有画像,百多年前曾被盗掘,解放前又被群众破除迷信拆除。该画像石起初被村民当做桥板一直踩踏于脚下,后被镇村干部搬移至大汪家庄村大院保护。2009年10月,沂南县文物部门协调镇、村两级,将“曹嵩冢”画像石从砖埠镇大汪家庄运至沂南博物馆收藏
这块采用高浮雕技法精细雕琢的画像石,石灰石质,高90厘米,宽160厘米,厚20厘米。画像内容分为3层:上层是仙树、楼阁、青龙、白虎和手持弓箭的人物等;中间是男女主人凭几端坐于楼阁内,两侧是抚琴、执便面的侍者及排队等候前来拜谒的官员;下层左侧是抛长袖跳鼓舞的艺人,右侧为10人组成的庞大乐队,既有吹笙、埙、排箫者,也有弹琴、击打小鼓的女子。
曹嵩,字巨高,东汉末年沛国谯县(今安徽省亳州市)人,魏武帝曹操的父亲。沂南汉为“阳都”,与亳州相距几百里,他们间又有什么关系呢?
据史料记载,曹嵩的养父曹腾,在东汉历史上是一位非常重要的人物。曹腾是汉相曹参之后,东汉安帝时,入宫为宦。邓太后认为他年轻、温顺、忠厚,选他陪伴太子(顺帝刘保)在东宫读书。由于他为人恭谨,很受太子的喜爱。后与女子吴氏结为“对食”(夫妻),并收养了曹嵩。曹腾侍奉过东汉4位皇帝——顺帝、冲帝、质帝和桓帝,而桓帝的即位更是多亏了中常侍曹腾,曹腾也因此被封为费亭侯,官拜大长秋。俸禄两千石,仅在丞相、太尉之下。
曹嵩在曹腾的庇护下,仕途一帆风顺。在桓帝末年就已官拜司隶校尉;到了灵帝即位,又升任大司农、大鸿胪,先后掌管国家的财政、礼仪,位列九卿,位高权重。东汉末年,朝中有花钱捐官的制度,曹嵩并没有满足于大鸿胪的职位,花去万金为自己捐了太尉一职。太尉居“三公”之首,曹嵩由此达到了自己政治生涯的最高峰。曹腾死后,曹嵩世袭了费亭侯的爵位。
据《三国志·魏书·武帝纪》的注引《世说新语》和《吴书》所记,东汉末年,时局动荡。十常侍乱政时,曹嵩辞官居于洛阳。因为董卓入袭汉宫、王允吕布诛董卓、李傕郭汜大交兵等事件的发生,洛阳已成是非之地。灵帝中平五年(公元188年),曹嵩被罢免太尉,六年(公元189年)外戚何进要求宦官“就国”,于是曹嵩不得已选择了回老家谯县。
按汉制,封王侯者,皆需“就国”,即归于封地、食邑,死后葬于封地。曹嵩辞官后,为何会先居洛阳,后赴老家谯县,之后避难琅琊。《三国志》没有交代,其他史籍也未见明确记载。《后汉书·曹腾传》记载:“嵩,灵帝时,货赂中官及输西园钱一亿万,故位至太尉。及子操起兵,不肯相随,乃与少子疾避乱琅琊。”
《三国志·武帝纪》:“初,太祖父嵩,去官后还谯,董卓之乱,避难琅琊,为陶谦所害。”《后汉书·应劭传》:“兴平元年,前太尉曹嵩及子德从琅琊入太山,劭遣兵迎之,未到,而徐州牧陶谦素怨嵩子操数击之,乃使轻骑追嵩、德,并杀之于郡界。”《后汉书·曹腾传》:“及子操起兵,不肯相随,乃与少子疾避乱琅邪,为徐州刺史陶谦所杀。”故可认定, 曹嵩在琅琊境内被杀。
千百年间,“曹嵩冢”之名在民间流传,并散见于史志中。《太平御览》“沂州沂水条”云:“魏曹嵩冢在县南一百二十五里。”民间传说中的“曹嵩冢”位于阳都故城西部,此地虽和志书记载相符,但因墓室早期已被破坏,曹嵩是否葬此还有待进一步考据。尽管不能确认,但从画像石中所展现的奢华生活场景来看,墓主人绝非寻常人物,结合志书记载和民间传说,曹嵩死后葬于此地的可能性确实较大。
沂南“曹嵩冢”画像石承载着极具价值的文物考古信息,它的发现为历史文化和汉画像石研究提供了崭新的题材。


专业的邮币卡交流交易平台

签到天数: 37 天

[LV.5]常住居民I

发表于 2013-8-18 18:46:05 | 显示全部楼层
顶起来。
专业的邮币卡交流交易平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483 天

[LV.9]以坛为家II

 楼主| 发表于 2013-8-18 19:25:33 | 显示全部楼层
专业的邮币卡交流交易平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98 天

[LV.7]常住居民III

发表于 2013-8-18 21:50:32 | 显示全部楼层
辛苦了,每个帖子都编辑了再发!值得学习!
专业的邮币卡交流交易平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现在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本站规则|联系|小黑屋|花花纸邮币卡网 ( 苏ICP备19047458号-1 )

GMT+8, 2025-8-27 17:49 , Processed in 1.077069 second(s), 20 queries .

版权所有 @ 南京阿库鲁鲁科技有限公司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苏公网安备32011102010046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