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现在注册
x
外邮收集中的四大“瓶颈” 一是志号。我国纪特 邮票底边上印有志号,有人把它比喻为邮票的“身份证”。中外邮票原本都没有志号,在邮票上编印志号,是我国邮政部门的独创,也是新中国邮票区别于旧时邮票的特征之一,志号在新中国的第一套纪念邮票上就印上。但是,外邮却没有志号,对于习惯了按照志号区分和收 集邮票的中国集邮者来说,成为一个难以逾越的“瓶颈”,根本不清楚手中的邮票究竟成不成套,严重的影响到了集邮者们收集外邮的兴趣和征程。 二是语言。很多集邮者只能识别简单的英语,甚至是外语盲。对于外邮上除过英语之外的,如葡萄牙语、德语、俄语、西班牙语、拉丁语等其它国家、地区外语印制的邮票,基本上是两眼一抹黑。中国的集邮者们收集外邮非常费时费力,要首先查找大量工具书、资料,方能大致确认是哪个国家、地区。有的时候,买到的外邮往往不是一套,缺一两枚很正常。因为出售者有的时候自己也搞不清楚究竟有几枚,这样的乌龙经常发生。尤其是几个相关国家为了同一主题印制的外邮,常常是令集邮者们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搞不懂是哪个国家的,更搞不明白多少枚一套,要借助专门的工具书进行查询考证才行。 三是目录。中国邮票由于 收藏人数众多,各种目录、乃至电子目录、价格图表随处可见,研究的成果也是比比皆是。集邮者可以毫不费力的就查询到。但是,相对于五花八门、数量众多、印刷精美的外邮来说,集邮者们主要依靠米歇尔目录、斯科特目录等为数不多的大型工具书。还有就是法国、俄罗斯、日本、美国、葡萄牙等单独国家的邮票目录。主要问题在于全部是外文,而且目录的编排不同于中国邮票目录的方法,每套邮票不是图文并茂全部收集进来,而是只收集几枚,或者一枚,成为中国集邮者头痛不已的“老大难”,而且目录高昂的价格往往令集邮者们望而却步。 四是圈子。中国邮票不乏前赴后继的爱好者们加入到收藏大军中来,给集邮活动带来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交换、收藏、研究蔚然成风。但是,对于外邮,目前除过前苏联、朝鲜、东德、古巴、日本由于历史原因收藏人数较多外,可以实现交换、转让、出售的途径。收藏其余国家地区的外邮人数不多,除过专题集邮的邮友外,形不成固定的收藏圈子,交换、研究基本上处于停滞状态,而且价格不一,存在很大的差距。同时,因为外邮目前的现状,给少数不良邮商浑水摸鱼带来了可乘之机,大量的“花纸头”充斥其间,以低廉的价格冲击着 邮市,反过来给原本就脆弱的外邮收藏活动带来毁灭性的打击,令很多外邮收藏者退出了收藏大军。
|